-
-
一甲子情載
回顧使者雜誌62年的發行歷史,這份刊物從幾頁平板印刷開始,逐步發展成為涵蓋福音宣告,生命造就,生活信仰,裝備動員的全方位讀物。她服事自60年代開始的校園查經班群體,他們擁有豐富的校園閱歷,畢業之後又委身於查經班轉型而成立的教會,繼續服事80年代以後來美求學的華人學生學者,是[更多...]
-
-
信徒或教會在華人教會參與跨文化宣教這個問題上,常有很多疑惑,這使我們裹足不前,在此,讓我們一同作一些概覽式的反省。
(一)本地福音需要很大,還有很多人未聞福音,是否應該先把本地福音工作做好,才「溢流」到外地外族?
答:如果戴德生及當時眾多的西方宣教士都抱有如此心態,恐怕今天福音仍[更多...]
-
-
蔡錫惠、周主培創辦的使者雜誌,已經走過了六十年。它的長盛不衰,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……
我上高中的時候,中國正宣傳「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」,於是我選擇了分子生物專業。來美留學拿到博士學位後,面臨工作抉擇,我才體會到選擇的錯誤。我沒興趣當教授、拿經費、發論文;我只想快快做完工作,好有[更多...]
-
-
初到使者
1980年,我們從臺灣來到美國賓州,北美的環境對我們來說很陌生,尤其從臺北市一下子到這樣一個偏遠的地方,差別更明顯。我們的孩子那時才2歲和3歲,我們就好像新移民一樣,體驗作為新移民在美國的生活。
在來美國之前,我在臺灣編校園雜誌,之所以1980年應邀來基督使者協會,是因[更多...]
-
-
使者雜誌60歲了,時間真快。翻出早些年舊刊與新的使者雜誌放了ㄧ桌子,琳琅滿目。一眼望去,歷經時代變遷的使者雜誌,依然風華正茂,不改初衷:「為基督贏得這世代的華人知識份子」;唯一的變化是,封面上的燈塔從無到有,而且越來越明亮。
使者的工——激勵引導人全然歸向耶穌
想當初使者雜誌50[更多...]
-
-
心通靈通
打開信箱,映入眼簾的,便是使者雜誌。瀏覽之餘,觸目驚心的是「使者雜誌六十年」。接著下一句:「……為一代又一代的北美及其它地區的海外華人,提供了豐富的靈糧,成為華人文字宣教史上,濃墨重彩的一筆,這一路走來,滿滿都是神的恩典,也是一個偉大的神蹟。」那一晚,輾轉反側,我失眠了……
我[更多...]
-
-
CCFN上的seminar有化解教學當中困難的,有教導科研中的挑戰的,有幫助年輕教授和配偶平衡工作家庭和服事的,有幫助博士後和博士生找校園職位的。 經常都能聽到某位教授分享CCFN如何幫助了他(她),現在他(她)也要來和大家一同為神作見證。
吳振華:CCFN是我屬靈生命上的轉變
[更多...]
-
-
「耶和华啊,求你医治我,我便痊愈,拯救我,我便得救;因你是我所赞美的。」(耶十七14)
我太太在一年多前被发现罹患癌症,这在我一生中堪称最黑暗的一次遭遇,但是靠着神的带领,这也是我属灵生命成长最快,经历最丰富的一段时光。苦难越沉重,感受到神的恩典就越丰盛,为此,我要献上赞美、感谢,将一切荣耀归[更多...]
-
-
我知道祂一直愛著卑微的我,盡管我有許多不足之處,祂卻一直牽著我的手往前走。
一幅光彩照人的字畫,懸掛在我的辦公室牆上,它以醒目、優美的書法迎向每一位來訪的人。那是聖經詩篇八十四篇6節:
「他們經過流淚谷、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,並有秋雨之福、蓋滿了全谷。」
回顧自己從走出實驗室成為[更多...]
-
-
突然失業
兩個月前的一大早,我剛踏入公司被叫到經理辦公室。」你的開機密碼是多少?」老板問道,擺弄著我的電腦。「John3:16,」我不解道,「這是我最喜歡的經句。」「是嗎?我可不懂聖經。」老板驗證了密碼,尷尬地抬眼看著我說:「我們研究決定讓你走,你去收拾收拾吧。」
意料之中的結局,只是來得比[更多...]
-
-
祂帶領我們走前面的路,無論我們經歷什麼困難和挫折,祂必與我們同在,祂是我們今生今世的依靠。回顧往事,我親身體驗神的慈愛、信實,為神在我身上的作為而感激不盡。
我生長在大陸的一個基督徒世家和醫學世家。從小就經歷救主耶穌的恩典。我的人生總是經歷很多坎坷。但是救主耶穌在我生命中每一階段所做的工作,是[更多...]
-
-
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我們為誰而活?人死後的結局是什麼?為什麼人的一生會遭遇苦難?人為什麽沒有盼望?
這些問題曾經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,百思不得其解。
今天,終於明白了,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;按著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後且有審判;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,但其中所矜[更多...]